白酒在中国的发展历史

1.jpg
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中,历朝历代没有不饮酒的,只是饮酒者在频繁程度、饮酒场合及耗酒量的大小不同而已。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。中国白酒主要是从谷物酿造而来,蒸馏酵母(酒曲)用作糖化发酵起子,固态发酵,这已成为东方白酒行业的典型代表。2.jpg
据历史记载:中国人在商朝时代巳有饮酒的习惯,并以酒来祭神。在汉、唐以后,除了黄酒以外,各种白酒、药酒、果酒等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饮品。商周时期,纣王造的酒池可行船,整日里不是美酒就是美色,还时常抱着美女跳进酒池戏饮,玩昏了头,结果把江山也玩没了,验证了大禹“日后必有酒色亡国者”之预言。当时的酒广泛用于祭祀,并且规模较大。

在商代,有一个特殊的酿酒车间,郑州市二里岗与河北省禹城市太溪村发现了商代酿酒工坊的废墟,表明酿造技术已在一定程度上发展。

在周代,政府设立了一个专门负责酿酒的职位,并对其进行了一些经验总结。

冬天来临之后,准备好优质的高粱和大米,浸泡和烹饪时要注意清洁。选择纯净水和酿酒工具必须是优秀的,应适当控制发酵温度,加强监督管理。做好所有这些,这将是好酒。

即使从现代酿造工艺的要求,这些要点也更加全面,可以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白酒酿造技术。

在这个阶段,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断地模仿和实践,总结和完善,掌握了酿酒的基本规律,并且能够使用天然微生物更有效地酿酒。

3.jpg

古代饮酒有一种高尚的礼仪制度,代代相传。从周朝开始,我国就实行一种飨燕礼仪制度,飨与燕是两种不同的礼节。飨(以酒食款待人)礼主要是天子宴请诸侯,或诸侯之间的互相宴请,大多在太庙举行。
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喜欢喝酒,尤其喜欢喝葡萄酒。他不仅自己喜欢葡萄酒,还把自己对葡萄及葡萄酒的喜爱和见解写进诏书,告之于群臣。魏文帝在《诏群臣》中写道“三世长者知被服,五世长者知饮食。
4.jpg

从西夏政权(1038-1227)在敦煌市发现了白酒酿造画。秦汉以后,随着白酒酿造技术的发展和普及,它为白酒的生产奠定了基础,另一方面,皇帝不断发展炼金术技术以寻求不死药。

虽然不死药也没有被提炼,但它积累了很多分离和改进的方法,创造了各种设备,包括蒸馏设备,这为白酒的生产提供了条件。

撰写“本草纲目”的李时珍提到“烧酒起源于元代。”每个人都认为白酒始于元代,但是,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,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白酒始于唐代。

1975年,河北省承德市青龙县发现了一套金代酒壶。

6.jpg

隋文帝重新统一中国后,经过短暂的过渡,即是唐朝的“贞观之治”及一百多年的盛唐时期。这期间,由于疆土扩大、国力强盛、文化繁荣,喝酒已不再是王公贵族、文人名士的特权,老百姓也普遍饮酒。
而且,盛唐时期,社会风气开放,不仅男人喝酒,女人也普遍饮酒女人丰满是当时公认的美,女人醉酒更是一种美。唐明皇李隆基特别欣赏杨玉环醉韵残妆之美,常常戏称贵妃醉态为“岂妃子醉,是海棠睡未足耳”。

唐代以前只有米酒

根据历史记载,中国人在商代有饮酒的习惯,并有酒供奉上帝。

那时,流行的酒被称为“杜康”,这是一种低酒精含量的米酒。

汉唐之后,药用酒和水果酒的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。

5.jpg

宋代的酒多冠名堂字,如思春堂、中和堂、济美堂、眉寿堂等;也有沿袭前朝旧名的,如万家春、万象春、皇都春、蓬莱春等。据记载,南宋皇帝曾将一种叫流香酒的赏赐给大臣到了元代,葡萄酒常被元朝统治者用于宴请、赏赐王公大臣,还用于赏赐外国和外族使节。南宋使者徐霆出使草原时,受到元太宗的接见,并赐马奶酒。徐霆记曰:“初到金帐,鞑主(太宗窩阔台)饮以马奶,色清而味甜。”葡萄酒是蒙古汗国初期由畏兀儿首领亦都护所献。

从西夏政权(1038-1227)在敦煌市发现了白酒酿造画。

北宋诗人田熙写了一本名为“曲本草”的书,有人提到,细酒反复蒸馏,酒精含量高,喝一点就会喝醉。

所有这些事实表明,白酒的出现比元朝早得多。

关于白酒的最早写作时期和文物都在唐代,白居易,雍陶,唐代两位诗人。在他们的诗歌中,它不仅提到了白酒,还展示了酿造技术。因此,可以推测白酒的出现在唐代或更早。它当时不受欢迎,只是在元代传播开来。

7.jpg

清末民国初,葡萄酒不仅是王公贵族的饮品,在一般社交场合以及酒馆里也都饮用。这些也可以从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。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所作的《赴淮舟行杂诗之六·相忘》写道:短日千帆急,湖河簸浪高。绿烟飞蛱蝶,金斗泛葡萄。失薮衰鸿叫,搏空黄鹄劳。蓬窗漫抒笔,何处写逋逃。

清代蒸馏酒是发扬光大的

大多数白酒品牌都是在清代建立的,清光绪时期,一些酒罐上有四个“特”字。为了显示差异,这种酒的质量特别好。

新中国成立后,使用白酒代替“蒸馏酒”或“高粱酒”。

标签: 酒历史

作者头像
把酒问青天创始人

上一篇:每天喝一杯白酒的好处
下一篇:江苏省宿迁市洋河镇的洋河大曲